查看原文
其他

藏在复兴街的裁缝铺子,火了四十年

成都新津
2024-09-06

一裁一缝

一守一生


五六岁时,村里有5个踩缝纫机的主妇,承接一些打衣服、补豁口、换拉链、挽裤腿的活计。差不多十岁时,大人们趁着赶集买回来更多式样、更多面料的成衣,村里的缝纫机响得少了,由5台减到3台,剩下最后1台专门挽裤腿、换拉链。


又过了好几年,哒哒声响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以至于现在我即将步入不惑之年,再听不到村里缝纫机的声响,有些甚至交给了收荒匠,当做一堆破铜烂铁称斤论两卖了。


村里的缝纫机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城镇市集、街巷却还保留着这段时代记忆。


📍 “姐妹制衣”,位于复兴街123号



为什么还有人坚持做裁缝?

是什么人还在坚持量体裁衣?


带着这两个问题,一个80后和一个00后在一个老新津的推荐下,找到了这家“藏”在复兴街四十多年的裁缝铺。


为什么用“藏”,因为逛过复兴街多次,却从来没留意过这家店。


早上的复兴街从不缺热闹,当季蔬菜瓜果山珍占满了街沿两边,肥硕的竹笋包裹在软毛壳里,露出一点奶白色笋肉向着做饭人自我推销;自带泥腿子的山塔菌、鸡枞菌,撑着把把小伞大伞像高音喇叭一般炫耀着来自山野的珍味;南瓜花、南瓜尖尖、木耳菜、空心菜、苦瓜、丝瓜、黄瓜等各种鲜蔬搭配着品种丰富的葡萄、桃子、李子、无花果……展示着应季蔬果各自的芬芳。透过老街的梧桐树叶,我们从完全放空没有墙的一侧进入了这家裁缝铺。



为什么这家裁缝铺不显眼?


实在是花草市场花木茂盛,侧面进入树叶掩映,正面门口水果摊子又在诱惑着过路人,店招稍显高了,站在对街才能完全进入手机镜头。



01/

中式“踢踏舞”

姐妹合伙人

传统制衣裁剪花样年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裁缝”这个行业就相当于铁饭碗,八十年代达到顶峰。但正如开篇所说,裁缝的黄金时代并没有持续多久,纺织工业时代的量产化制衣企业开始冲击裁缝这个手工业时代的佼佼职业。


但在五千年的华夏民族文明史中,服饰缝纫仍是一抹绚丽夺目的华彩。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中,把美好祝福穿戴在身上,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传统手艺人们坚守传承裁缝这门技艺,依然故我,让其历经千年的更替与沉淀更显时代气息。


在闹市中听到久违的哒哒声,有一种久别重逢的亲切感。脚踏板已没有出厂时的颜色,旧旧的、沧桑的,带着岁月的痕迹,却依旧孜孜不倦地上下舞着,哒哒、哒哒、哒哒……


道明来意,我们就和两位女裁缝聊到了一起。正在花布上描线的是大姐方裁缝,用力踩着踏板,手上不断走线的是小妹郭裁缝,两位异性姐妹是师徒,更是闺蜜和合伙人



大姐15岁时就跟着新津老裁缝——车师傅学缝纫手艺,一学就是两年半,学成后跟着师傅的脚步支起了裁缝摊,一人一机开始了营生



在大姐支棱起自己的裁缝摊后,小妹不甘落后,决定跟着姐姐学手艺,闯出自己的小事业。于是拜师大姐,一边学艺一边打杂,就这样,两姐妹的组合渐渐在邓公场打出了名头,摊子的回头客不断增多,于是这个裁缝小摊从露天坝走到了店铺里,被老顾客口口相传的两姐妹干脆就用“姐妹制衣”为铺子命名。


从学艺到开铺子,姐妹俩一干裁缝就是四十年,靠着传统裁缝手艺把合伙事业干得风生水起。



02/

夏冬如约而至

顾客与裁缝

从青丝到白头的静默相守



四十年如一日,姐妹俩与老主顾早已心有灵犀,达成相守到老的无言约定。在铺子里闲聊的空档,我们发现来量体裁衣定做衣服的大多都是老年人,她们伸展着不那么灵活的胳膊,任姐妹俩拉尺量身,至于款式,对于几十年的老主顾,基本都是一个眼神就懂的默契,只管挑选布料就行。



姐妹制衣铺最早开在邓公场,客源大多是街坊邻居和回头客,后来搬到复兴街,忠实的老主顾也跟着过来。“找她们做习惯了,不想换,就相信她俩的手艺,穿着踏实”,一位76岁的老奶奶向我们展示自己身上穿的几乎都是姐妹俩做的。


有趣的是,老奶奶量完了尺寸,与自己的女儿隔着两台缝纫机对线坐着,已到中年的女儿在用针头给一件棉绸衣挑线头,时不时抬头看看,叮嘱老奶奶坐着休息。



遇到老姐妹来取衣服,两个花白头发的老人开心得像小孩子,“我们做衣服认识的,老来这儿,慢慢就很熟了”,两个同辈人,两个都喜欢定做衣服的老人,两个认定一家裁缝铺就几十年不换的老人,一见面笑容就没下去过,灿烂得跟一朵花儿似的。


80后、00后的我俩深受感染,仿佛这个铺子停驻了时间,让一切久远的质朴回归当下


店里各式各样的布料


“夏天订单量大,裙子、裤子、上衣、套装,做的样式多,然后就是冬天,做裤子的特别多,加棉加绒,很多人中意手作的保暖裤”,两姐妹一个善谈,一个内敛,但都对自家手艺自信满满。


“我们不画图,量了直接裁剪”,老主顾、老样式、老手艺,偏爱原汁原味的老中式成为了姐妹俩与顾客的心灵桥梁。“几十年来,我穿你为我做的衣服”已然成为了一种长长久久的浪漫。



03/

不变应万变

保持简约质朴中国风

平价制衣中的平凡之美



“我们守着老手艺,依旧做传统的款式”,姐妹俩娴熟的技艺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早已炉火纯青。


四十年间服装的时尚循环往复,姐妹制衣却仿佛与世隔绝,忘了周遭的变化,不去过问当下的流行,依旧遵循传统制衣的手法、流程,每天都跟布料、剪刀、针线、缝纫机打交道。



秋老虎光顾的午后,复兴街集体午休,连知了都吝啬了歌喉,唯有哒哒哒的声响像一缕穿越时光的清风,慰藉着怀旧的人。


“夏衣都在200块以内,不建议小孩子做衣服,划不来”,郭裁缝手脚动作不停,穿着自己制作的成衣,简直就是店铺的活招牌。


在店里老主顾和俩姐妹的怂恿下,我也试穿了一件样衣,竟然出乎意料地合身,“传统制衣就是尊重身体本身,传统的不一定就落后”。



定制衣服需要等待,每一件衣服从量身到成衣大概7-10天,取衣服试穿后调整的几率很小,大多数顾客都遵衣嘱,恰如其分展现私人订制的唯一之美。


这种美不张扬,反而显得很低调,外表似乎泯然于众人,内里却是独一无二的贴合与自足。



穿定制衣的人老了,方郭姐妹俩说起80高龄的车师傅,继而说到车师傅的两个女儿,也学了缝纫手艺,也开了制衣铺,不过现在却没做了。“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肩颈都痛。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估计我们干到老之后也要失传了。”


郭裁缝穿着自己的红裙子,美得像旧画报上的明星,沉淀着技艺,刻录着年月。



说到裁缝失传,我才意识到这个铺子四面就有两面空,一面挂满布料,一面展示样衣,内里被四台缝纫机和裁剪台占据,没有空调,就靠两台老式电风扇不知疲倦地摇着头,在35度的高温天尽职尽责。


布如手中墨,衣是无声诗。一双巧手,一颗玲珑心,一件热爱的事。



裁缝四十年,方郭两姐妹用布匹丈量时光,早已把活计变成热爱,她们用自己的一笔一划,一针一线,织就了属于她们和老主顾们的花样年华。


爱穿定制平价衣的老人走向了迟暮,两姐妹也年过半百,但她们却从不败岁月,反而在时光里静守着梦想,裁缝着自己的一片天地,守着这一份没有很多人愿意去传承的美好。



裁缝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几代人的记忆,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还能听到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


从铺子出来,不自觉想起木心的《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方郭姐妹和钟情她们制衣的老主顾们,似乎也把日子过得慢慢的,慢得一生只做裁缝这件事,慢得忘了时光只做传统制衣,老主顾们也只选了她们的手艺,实现了穿衣的自足自得,一切都慢得刚刚好,恰如生活给了一点淡甜











记      者:银春燕  朱浩嘉(实习)

编      辑:姜   夕

审      核:雷浩然编      委:任   武  李燕华
往期回顾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今天,你健身了吗?

绿色中元,文明祭祀!这封倡议书请查收→

新津重大项目!最新进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新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